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新学期 《形势与政策》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新学期

《形势与政策》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为推进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9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401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形势与政策》第一次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兼课、兼职教师共计30余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王文谦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参会教师共同对第五专题“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首先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侯晓渊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冯海茹主讲。冯海茹从文化“自知”“自新”“自行”三个方面进行本节课的设计,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情,以问答法为主要抓手对课程引向深入,以此启发学生思考文化传承的意义。

侯晓渊首先从宏观上对《形势与政策》教材进行梳理,讲述了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原则,接着分析了第五专题教材目录,将三个板块归结为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并且对教材内容总结为“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三个方面入手设计教学目标。侯晓渊从现实生活切入,运用大量案例,并且根据不同学院学生具体兴趣点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具有特色的手工竹编技艺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当下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为各位教师打开了新的思路。

接着,全体任课教师就第五专题“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相关内容,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思想互相碰撞,迸发出许多的新观点、新思路。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文首先对两位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要点、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思路、做好课程设计。

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通过本次集体备课会,教学团队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地凝聚了集体智慧。


( 发布日期:2023-09-23 23:45 )